本文根据第四届中国肉鸡行业高峰论坛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毕英佐研究员关于鸡呼吸道堵塞疾病的演讲整理而成 。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
鸡舍内空气中氨浓度过高,含尘量太大,温度和湿度偏高或者偏低,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等。以上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与传染性的呼吸道病病原体发生相互作用,加重症状。
1、损害肉鸡气管纤毛的因素
氨气可固定纤毛,使其失去功能;灰尘可粘住纤毛,使其无法摆动;环境干燥会使大量水分散失,纤毛干枯;低温,特别是温度大幅度波动,维持温度散失热量多,代谢加速,酸性物质增多。
2、环境控制参数的界定
二氧化碳应该控制在3000ppm(体积浓度)以内;氨气应该控制在20ppm以内;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55~65°c左右(前高后低);温度控制在:1~3天龄时温度34°c~36°c,以后每周下降2°c~3°c,18天龄27°c~28°c为宜,30~40天龄时温度不低于20°c,40~60天龄温度不低于18°c,60天以上温度不低于16°c。其关键还是要“看鸡施温”。
二、引发呼吸道疾病的重大疫病
1、h9亚型禽流感
流行特点
发病日龄多数集中在15~35日龄之间(抗体较低时期),20天龄以后出现支气管阻塞的大部分为h9亚型禽流感感染。近年来的发病趋势在于其1分支毒株的大流行。观察其流行过程,近20年,中国流行的h9n2毒株以h9.4.2分支为主。对2002~2012年毒株进化分析发现,以hk、y280、97株为代表的h9n2毒株演化形成6个亚分支。2011~2013年,第1、第4和第6亚分支毒株在局部地区流行。2013年末开始,全国主要流行1亚分支。
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
h9亚型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症状主要体现在:流泪、流鼻水、咳嗽,有时伴随有呼吸啰音,呼吸困难。h9病毒感染会导致肉鸡抵抗力下降,继发各种细菌和病毒性疾病。产蛋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及其气管粘液、下支气管分叉处的潮红充血和严重的卵泡表面充血。特征病变为支气管有干酪样物堵塞。母鸡卵泡畸形、出血、卵巢萎缩、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
肉鸡h9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确切诊断,及时汇报。确诊为禽流感h9病毒感染时,立即划定疫区,在3公里范围(或者有天然屏障)的养户鸡群全部补免h9单联油苗,建立安全隔离带。疫区周围鸡群,3天龄或者5天龄使用h9单联油苗(0.2毫升/只)进行免疫,提高15~30天龄鸡群的h9抗体水平。病鸡群对周围养户构成较大威胁时,应该果断采取扑杀深埋处理;反之,则注射高免蛋黄液、抗生素、细胞因子和中药制剂等。
2、传染性喉气管炎
理化特性
本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均敏感。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针对此病毒的疫苗包括鸡胚苗、细胞苗和喉痘基因工程苗。
防控措施
经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的鸡群,立即采用2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进行紧急接种。对于发病周围养户上市前20天龄的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0.5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如继发细菌感染,其死亡率会大大增加,大群鸡用环丙沙星、0.05%强力霉素、0.1%泰乐菌素饮水或者拌料。针对禽群中呼吸困难的鸡也可以采用个别疗法,以缓解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
3、传染性支气管炎(ib)
就其血清型而言,目前报道有29个血清型,主要有荷兰型、美国型、欧洲型、mass型等,还有一些变异的中间型,各个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弱或者没有。就其致病型而言,主要包括:呼吸型、肾型、嗜肠型、腺胃型、生殖道型。目前主要以类qx(肾型)毒株和变异mass型毒株为主。
ib防控的难点在于血清型、基因型众多,新的变异株、血清型和基因型仍在不断被发现,而不同的血清型之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保护甚至完全没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这给ib的诊断、防制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长期的流行病学监控对ib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ibv的进化分析
qxibv于1996年分离自山东青岛地区临床型为腺胃病变的发病鸡群中,简称qx型(青岛腺胃型),qxibv自发现后,迅速波及全国,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发生与报道,是我国最主要的优势型ibv基因型。经典代表毒株有qxibv株、lx4株、a2株、yx10株等,故又称为lx4型、a2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qx型相对来说仍是现在其主要的优势基因型。
在2010年前,tw型ibv分离株数量很少,与之前8年监测结果对比发现,近几年tw型ibv分离比例逐年增加。
此外,4/91型又称为7/93b型、cr88型,来源于欧洲,可以侵害鸡只的呼吸系统、肾脏和生殖系统。4/91疫苗是国际上最广泛的ib疫苗之一。
chiii型参考毒株包括ldt3株野毒株与疫苗株,ldt3于2003年从广东鸭中分离得到,后经传代致弱成疫苗株ldt3-a,这是我国农业部批准使用的疫苗毒株之一,近几年该型分离株较少,这可能与疫苗的使用有关。
chiv型参考毒株包括hn08、ck/ch/lsc/99i,国内学者也称之为hn08型或者lsc/99i型。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重组分析发现lsc/99i广泛参与了不同基因型毒株间的重组。
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传播方式主要为水平传播,在集约化鸡群1~2天内会很快波及全群。传播途径一是通过感染禽和易感染禽的直接接触;二是通过气溶胶(微滴)或者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发病天龄:呼吸型多为其20天以下的多发;肾型发病天龄从10天开始中大鸡均有,发病天龄伴随扩大。
发病季节:呼吸型多为冬春季节多发,肾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发病症状:呼吸型也略有花斑肾变化,肾型有一过性呼吸症状。
发病类型:2007年主要为呼吸型,2009年后主要为肾型。临床未见腺胃型、肠型,种鸡可见输卵管病变。
肾型和呼吸型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表现为典型双向性的临床症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呈现扩大的流行趋势。
发病表现
ibv感染2周龄以下的母鸡,会造成其生殖道永久损伤,形成“假母鸡”,剖检可见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卵巢表现正常或者充血、出血、变形和输卵管萎缩变形,部分输卵管管壁薄,又细又短,有的鸡输卵管积水。
ib对蛋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ib如果在其3周龄前感染,产蛋率多为50%,出现“假母鸡”。4~8周龄感染,产蛋率多为80%。8周以后感染,基本不会对产蛋鸡造成影响。
4、禽曲霉菌
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以肺及其气囊发生炎症和肉芽肿为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
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曲霉菌可引起多种禽类发病,幼禽易感性最高。主要传染媒介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垫料和发霉的饲料,致其孵化环境受到污染。
防控措施
孵化厂方面:加强孵化厂环境消毒。重点是对出雏机、放苗间、发苗间、过道、进风口等进行消毒,不留死角,选择硫酸铜、过氧乙酸、卤素类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加强对孵化厂各种用具的消毒,重点包括出雏盘、鸡苗箱、垫纸等,尤其回收后的鸡苗箱要用消毒水浸泡后再清洗干净消毒后才能使用,垫纸用前要暴晒再放入鸡苗箱一起熏蒸消毒。加强孵化、出雏车间的通风换气,寒冷季节可以间歇性开启排气扇强制,通风。同时,每月对孵化厂的消毒效果进行抽检。
养殖户方面:要防止垫料、饲料霉变。督促养户使用新鲜垫料,防止使用储存时间过长、发霉变质的垫料,饲料的储存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对于本病的防制方法,要注意及时的更换垫料,加强环境消毒,使用制霉菌素拌料,硫酸铜饮水。
5、鸡白痢
病原学特征
以鸡白痢和鸡伤寒而言,其病原属于不能运动的沙门氏菌,但是其具有宿主特异性;以垂直传播为主,也可水平传播,尤其是禽伤寒沙门氏菌;可引起雏鸡和雏火鸡急性全身性疾病,禽伤寒对成年鸡还可引起慢性败血症;此外其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相对来说较弱。而鸡副伤寒,其病原属于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并广泛存在于家养和野生动物中;能够引起人类食品源性疾病;在肠道无症状定植;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
防控措施
针对种鸡而言,首先要注意药物预防。在分离病死雏鸡、死胚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开产第一周选择合理药物连续两天进行注射;产蛋高峰后一周内连续两天药物注射。此外还要进行公鸡净化,全血检测,时间控制在:第一次上栏前,第二次高峰期过后,第三次产蛋中期,从而淘汰阳性公鸡。还要注意防止人为交叉污染,单枪头输精。在饲料方面,对种鸡使用贝壳粉,必须首先对其进行沙门氏菌检测。
6、鼻气管鸟疫杆菌感染
疾病病因探究
鼻气管鸟疫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性、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的短杆菌。生长条件比较苛刻,5%绵羊血琼脂平皿上、37°c、微需氧(5%~10%二氧化碳)、至少培养48小时才能长成很小的菌落。为防止被其他细菌过度生长所掩盖或者抑制,可加入适当药物如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来进行控制。目前其有18个血清型(a~r),来自肉鸡的分离株绝大多数属于a型,这也是最流行的血清型。
流行病学特征
到目前为止,所有种类的家禽、特禽以及多种鸟类都有发生。不同日龄的鸡、火鸡都可以感染,但以3~6周龄的幼禽最为常见。
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鼻气管鸟疫杆菌除了原发性感染之外,时常混合或者继发感染于一些其他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有害气体中毒等,有时又呈隐性感染。
症状与病变
肉鸡感染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饮食减少、流鼻涕、打喷嚏、面部水肿、死亡率增高;但目前在生产上多见的是亚临床表现,少有或者没有这些症状。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其它病原,以及在应激状态之下,病情则明显加重,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膜炎、气囊炎、单侧或者双侧的肺炎为最常见的病变特征。
在发病肉鸡,气囊纤维素性炎症是典型病变,同时可见纤维素-化脓性肺炎,其他还有气管炎、鼻炎、心包炎等。组织学病变有严重急性胸膜肺炎,轻重不等急性、弥漫性、淋巴细胞性气管炎,以及严重化脓性气囊炎。其中,气管炎病变对亚临床病例具有诊断价值。